首页
    通知公告
      诊改动态
        教学督导
          质量治理
            质量文化
              质量投诉
                学习资料
                  行大道 启大智 铸大匠 通大悟
                  职业教育的增值评价及其实现路径
                  来源: 作者: 校对: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4419
                  分享到: 打印

                  一、什么是职业教育增值评价

                  从目前增值评价的发展和应用来看,概念的争论集中在对“增值”的解读上。增值,即价值增长,属于经济学概念,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增加量。增值评价就是对价值的增长量进行评判。

                  在基础教育里,增值评价的关注重点是在控制一般因素后,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额外”学习成绩。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学生学业成绩的净增值,是增值评价的考核重心。只需借助于一定的统计技术,学生的考试成绩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益于学校教育可以得到量化直观的体现。然而,此种界定的不足之处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增值”并非仅仅体现为学习成绩的增长,它还应当包括学生综合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增值评价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后,有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情境下,所谓“增值”是指大学教育对学生学业成就以及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而增值评价就是对这种影响程度的测量。所以,随着个体受教育等级的提高,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增值成果的界定,将越来越强调认知水平以外的情感、能力、态度的积极增长。

                  (二)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界定

                  对于如何界定职业教育增值评价,从一般意义来说,本文认为,在职业教育情境下,所谓“增值”是在控制生源质量、家庭背景、社区环境、区域经济差异等不受学校改变的因素后,由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所带来的个体发展成果,增值评价即是对职业教育影响个体发展程度的测量。

                  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所获得的“增值”应当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能力性增长,包括一般认知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增长;二是社会性增长,包括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的增长;三是经济性增长,包括就业机会的获得与收入的增长。与之相应,职业教育增值评价也应当包括能力性评价、社会性评价和经济性评价。

                  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值评价

                  职业教育现有的评价体制仍然不够完善,评价手段较为单一,与普通教育的评价方式相比,仍不能显著区分。引入增值评价,可以弥补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体发展、科学发展和公平发展。

                  (一)增值评价有利于促进职校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增值评价的优势在于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个体的学习进程实施连续性的监测,既可以有效发现学生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使学生观察到自己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和主动性。同时,增值评价便于教师对学生提供过程性指导,由于学生技能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根据增值评价的反馈结果,及时地对学生技能学习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有了百炼成钢的专业技能,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才能够具备核心竞争力,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才会更为长远。

                  (二)增值评价有利于发掘职校生的发展潜能

                  关注个体的发展潜能是增值评价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评价的重要特点之一,增值评价的目的不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是在职校生中选拔尖子生,不是关注评价本身,而是通过评价激发个体的发展潜能。增值性评价遵循的是发展性原则,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增值”的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三)增值评价有利于满足所有学生的个体需要

                  对职业教育来说,没有一考定终身的束缚,反而可以使职业学校有条件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表现。增值评价的关注点是基于连续性的追踪设计,来计算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业进步的影响。这样就会避免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是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情况如何。

                  (四)增值评价有利于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在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区域的职业学校,其办学条件往往有较大区别。运用增值评价来评估学校的教育效能,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公正的教育评价监测体系,帮助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客观地评估不同职业学校的实际效能。有利于制定更合理的教育决策,平衡教育投入,从而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在职业学校大力推行增值评价的路径

                  (一)深入研究增值评价,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目的

                  在职业教育领域,目前无论是对增值评价理念的探讨还是实践推广,均罕有涉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探索增值评价,这为职业教育构建富有类型特色的教育评价模式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当前,职业教育要引入增值评价的模式,仍需从源头做起,深入开展对增值评价的理论研究,尤其是要明确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目的。职业教育增值评价是为了做什么?为谁评价?为何评价?这是再三反思都不为过的问题。因为,明确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目的是其开展的重要前提,它决定了增值评价将采用怎样的评估工具和实施方法,也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增值评价首先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排队定级,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增值,通过职业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职业教育增值评价应当便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最后,职业教育增值评价应当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通过自我检查和评估,通过与同类型学校的比较,找出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改进工作。

                  (二)探索“增值”的结构要素,构建职校生增值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对“增值”的理解是界定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关键。学生的“增值”,从心理层面来说,有一般认知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发展,有情感、态度等人格属性的发展;从时间顺序来说,有在校期间的学业发展,有毕业后的工作发展。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受教育获得的“增值”,其内涵应当是丰富的,不可将其单纯理解为考试成绩的增值。对增值的认定也就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皮特·尤厄尔(PeterT.Ewell)认为,大学生学习成果是指学生参与一系列学习体验后,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收获,可以将学生学习成果分为认知、非认知的,心理、行为的,在校期间、大学毕业后的成果。与大学生类似,职校生的学习成果同样不能局限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在校期间的发展,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心理发展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均有广泛的影响。在对职业教育增值评价的内涵界定中,本文将增值评价分为三个维度——能力性评价、社会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同样,职校生增值发展的评价指标也应当包括能力性指标、社会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当然,对于增值评价指标究竟应当包括哪些维度、哪些层面,结论仍是开放的。要科学认识增值发展,离不开本土化的职校生发展理论的指导,而理论的创新需要跨学科的视野,需要广大研究者的持续探讨。

                  (三)采用科学方法,建立职校生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发展数据库

                  只有先构建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够开发设计科学的评估工具,以获取学生增值发展的详细数据。学生的背景信息、入学成绩、初始发展水平、校园活动经历、学习的成果与收获等都应当是这些评估工具需要考察的内容。对能力性指标的评估,其中一般认知技能主要考察逻辑推理能力、书面交流能力、记忆能力等,可以采用标准化测试来收集本校学生的认知发展信息;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各类技能测试来考察。对社会性指标的评估,最适宜的测量工具无疑是自陈式量表。自陈式量表通过自我报告型问卷调查,由学生自陈课内外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自我感受到的个体发展和收获情况,间接地实现对大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增值评价。对经济性指标的评估,主要涉及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可以通过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有了科学的评估工具,接下来才能开展数据搜集工作,首先应当开展基线测评,通过各种标准化测试、问卷和量表对新生的基础进行科学测量,在此基础上制订精准性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注意过程评价的数据化,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数据的记录和备案。最后,要加强对学生毕业后发展状况的数据搜集和评估,职校生能否最终取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和收入,进而实现过上“好生活”的愿望,是衡量职业教育增值成果最有说服力的答案。数据的采集是最为基础但又至关重要的工作,有了职校生增值发展数据库,我们既可以横向比较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之间的教育效能,也可以纵向比较学生在不同阶段取得的个体发展,从而实现更为广泛的分析。

                   

                  作者:庄西真 江苏理工学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4期,有删减